深圳市少年宫

姜杰:托举“北斗” 有志蓝天

作为北斗火箭系统的总设计师,从第1颗卫星,到第16颗卫星,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双星,她带领的“长三甲”团队,继嫦娥二号、嫦娥三号任务的圆满收官后,又一次实现了北斗卫星100%的完美发射,为中国导航系统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她曾当选“2010中国经济女性年度创新人物”;近日,其所在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任务团队获得CCTV第十三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创新奖”。

人物档案

姜杰,1979年~1983年在国防科技大学自动控制系学习,获学士学位;1983年~1985年到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12所工作;1985年~1988年攻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8年起主要从事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控制系统设计和国家高技术研究,2001年被任命为长三甲系列火箭副总设计师,2006年被聘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常委。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1999年被评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0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2007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2007年被国家人事部等五部委授予“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突出贡献者”称号,2010年被国家人事部等五部委授予“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者”称号。2011年获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首届航天功勋奖。

12月12日,CCTV第十三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揭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任务团队荣膺“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创新奖”。在这个由众多中国经济引擎人物簇拥的颁奖典礼上,身穿天蓝色工装服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任务团队格外引人注目,通过这群表情质朴、风格低调的航天人的不懈努力,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全球第3个拥有精度在10米以内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国家,使中国摆脱了在导航系统受制于人的局面。

看着自己的同事在舞台上手捧奖杯,该团队重要成员之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长征三号甲(以下简称“长三甲”)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姜杰流露出了她一如往常温婉谦和的微笑。

从2007年4月将北斗二号MEO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至今,“长三甲”运载火箭一共进行了14次发射,先后把16颗北斗二代卫星成功送入轨道,成功率达100%。姜杰带领的“长三甲”团队以不断追求创新的工作热情以及近乎苛刻的职业精神,实现了这14次完美的“托举”。

就在去年3月,这位将自己的职业生涯都赋予航天事业的女性,也是如此光彩地站在了由我报举办的“2010中国经济女性发展论坛暨经济女性年度人物征评”活动的舞台,因其“带领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技术队伍,圆满完成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为代表的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任务”而当选“2010中国经济女性年度创新人物”。

有志蓝天

1961年,姜杰出生于哈尔滨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作为家里的长女,父亲希望她今后能够成为一个杰出的人,所以给她取名为姜杰。承载着父亲的期望,姜杰自小就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先后跳过两次级。在填报大学志愿时,虽然父亲希望她学医,但姜杰执意报考了国防科技大学的自动控制系。

大学毕业后,姜杰如愿进入航天一院12所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作。同事们发现,这个腼腆的女孩总是办公室里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那一个,并且爱思考问题,常常能够适时地提出合理化建议。之后,姜杰又考上了12所飞行导航控制专业的研究生,师从著名姿态控制专家孙思礼。成绩优秀的姜杰提前毕业,成为12所一名研制人员,开始正式接触航天型号。

与“长三甲”相伴20余年

谈及自己相伴二十余年的“长三甲”型号,姜杰连称自己幸运,因为“能够从一开始就完全介入‘长三甲’系列。直到现在,‘长三甲’也是我从事的主要型号。”

在“长三甲” 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史中,记者看到,每一次的发射结果栏,都写有“成功”。这“成功”二字的背后,凝聚着团队中每一位成员异乎寻常的奋斗和努力。

因为“长三甲”是发射我国高轨道卫星的主力火箭,发射任务密集。而火箭包含着几万只的元器件,光设备就有上千台。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要完成这么多的发射任务,整个型号队伍全年都处于异常忙碌的状态。姜杰说:“一天8小时肯定不够,整个团队平时加点、周末节假日全部都要加班工作,已经成为了一种惯例。”

同时,航天事业也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决定着最后的成败。姜杰对“长三甲”任何一个细微的改动都很敏感,她深知“航天工作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工作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做。”她和她的团队经常挑灯夜战,经过大量的论证和仔细测算以确保每一次技术改进的万无一失。

从“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的副主任设计师到主任设计师,再到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一路走来,姜杰为 “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重大技术进步以及火箭的创新和型号产品研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与“长三甲”相伴的岁月里,姜杰也由一个文静的女孩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航天专家。

喜欢啃“硬骨头”

在“2010中国经济女性发展论坛”上,姜杰一再强调创新对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意义。她说,“载人航天、月球探测、高分辨对地观测,还有新一代运载火箭等航天活动相继列入国家发展规划,这些任务都要求我们通过自主创新完成,为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技术基础。就拿我从事的长征三号火箭来说,这枚发射嫦娥二号的火箭就是我们在成熟的技术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攻克了一系列的技术难题,成功研制我国首枚非对称的构型的运载火箭,凭借这样一个优异的性能将嫦娥二号准确地送入地月转移轨道。”

喜欢挑战,不怕“啃硬骨头”,这是姜杰留给同事的印象。

2010年对姜杰来说是最具考验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是“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研制以来任务最重、最多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姜杰带领她的团队圆满完成了以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嫦娥二号探月工程为代表的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共八枚火箭发射任务,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以及嫦娥三号任务火箭等四大关键技术攻关取得较大进展,准时发射完成率达到100%。

在长三甲火箭的研制上,通过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姜杰不断突破关键技术,取得了骄人的业绩:首次使火箭具备小倾角发射卫星和大姿态调姿的能力,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首次实现了我国采用两枚助推器的结构不对称火箭的稳定控制;攻克了被列为长三甲火箭“生命工程”项目的控制系统冗余关键技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绕月探测工程中,姜杰等人圆满完成了火箭飞行控制任务,准时准确地把首颗月球探测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从2000年10月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到2012年10月,北斗第16颗卫星成功发射,“长三甲”运载火箭在北斗卫星的发射过程中,始终担任着坚实的后盾。

总是说要在出差回来好好陪陪孩子,可是这样的诺言却一次次被繁忙的工作打断,甚至孩子都已经形成了“妈妈不在家是正常的”思维,“依照航天现在的发展速度,我估计自己只能到退休以后,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家里。”

每一次,随着发射窗口的临近,坐在操作台前的姜杰都要下意识地摸摸自己的脉搏。在她看来,“每一次发射都很重要,必须全力以赴”。而每次成功的发射都是对她辛苦付出的最好回报,“发射成功带来的喜悦无法言表。看着火箭升空后划过的轨迹,那种感觉美妙极了”。

随着北斗明年即将投入商用,中国北斗也将衍生出一个广泛、全球性的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对于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记者 李雪婷)


收藏 打印文章 点击: